未按期提供合同履约情况.经提示仍不报送的,视为未履行。
根据过去两年发电量来看,水电高峰期将分担30%40%的发电增长压力。不过,随着迎峰度夏到来,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强调煤炭主产省增产,保证煤炭供应稳定。
综上所述,目前动力煤市场价格主要以长协煤为主导,临近月底,按照现有数据测算, 我们预计8月长协报价在570元/吨以上水平,这将对港口报价形成一定支撑。2020年,南方超长梅雨季给予电厂充足的备货周期,电厂煤炭库存得到有效补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原煤产量超过3.3亿吨,同比、环比均有所增长。从进口市场来看,受进口配额严控,且通关时间较长影响,外贸煤补充作用下降,部分南方用煤企业不得不加大对内贸煤的采购。从火电发电量来看,通常需求旺季较淡季月度发电量增长约500亿千瓦时,折合煤炭消耗约1500万吨,那么旺季到来,电煤需求增量是否会对电厂构成采购压力呢?我们认为相对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16月,内蒙古地区煤炭产量确实明显收缩。近期,动力煤市场看涨情绪有所减弱,期现价格均回调整理。综合来看,随着疫情管控精准化程度提高以及经济影响逐步复苏,上下游行业逐步恢复至正常生产节奏,下半年煤炭行业供需持续错配的情况将明显减少。
6月份北方9港(不含天津)日均煤炭调出为196万吨,同比增加3.8%。二是港口运输已经超出去年同期水平。四、后期价格走势研判从煤炭供应看:一是全国煤炭总产能依然较大,随着煤炭新增产能继续释放,煤炭产量将持续增加。分品种市场来看,内贸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跌幅较为明显,进口动力煤和无烟煤则大幅下跌,其中无烟煤的表现最为疲软。
(三)消费不及预期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基建、房地产等终端行业复工复产进程缓慢,需求大幅下滑导致中游钢铁、建材、化工等企业开工率偏低,进而严重抑制煤炭消费需求释放。根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显示,截止至7月26日,全国442家重点煤矿(产能15.6亿吨)产量2580万吨,周环比下降1.1%,产能利用率为78.4%,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2.4%。
由于煤炭行业国企央企产能比重高,政治觉悟强,政策执行到位。三是库存处于高位水平。因此,煤炭供需企业要继续严格执行中长期合同制度,特别是严格落实合同定价机制和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结算,确保中长期合同的严肃性。进入7月进口量进一步衰减。
今年以来各煤种价格运行情况如下:三、价格指数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煤价波动因子诸多,CCTD持续监测、收集煤炭市场各环节产生的海量运行数据,通过深入的整合、挖掘和分析,推出能够清晰研判煤炭价格变化的数据指标体系,旨在用精准数据分析市场运行趋势,服务行业经济。进入7月份后,受天气和新能源发力影响,煤炭消费低于预期,价格止涨并小幅回调。因此,预计下半年将呈偏松的市场格局,煤炭价格整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波动明显趋缓,价格重心较上半年有所上升。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终端行业复工进程加快,特别是六稳六保工作落实,推动煤炭消费快速恢复。
由于国内-国际煤价始终存在巨大价差,新的年度没有对报关额度的限制,一季度终端用户对进口煤大量采购。华东7港煤炭库存591万吨,同比下降22.0%。
1-6月份印尼、澳洲日均对中国出口煤炭量44万吨,同比增长8.8%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坚定双线应对信心,不断提升焦化行业发展质量。
只有在困难的形势下,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希望的企业,也才能称得上是好企业。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焦协)驻会全体人员以及各会员企业负责人共同连线,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探讨未来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崔丕江强调,部分焦化企业改变以我为主的发展理念,开放发展、合作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烈、紧迫;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正经受着市场和社会公信力的检验,分化调整的强度将更加剧烈,是煤、焦、钢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最佳时期。崔丕江指出:我国要完成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困难与风险的挑战前所未见,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崔丕江希望具有一定发展优势的独立焦化企业能够抓住机遇,积极通过企业间资产整合、兼并重组、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迈出集约化、高质量发展新步伐。此次会议是焦化行业在全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的背景下召开的,旨在积极适应形势变化,直面困难和挑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开拓生存发展的新局面。
会上,中焦协秘书长石岩峰和沂州科技首席技术官张五洲,分别进行了煤气净化冷鼓工艺技术探讨和初冷后煤气温度对煤气净化的影响的交流,按照焦化全流程系统优化理念,探讨安全、环保和工艺的源头控制,推动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变化是必然的,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适应变化、做好自己是唯一出路。
7月21日,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召开。会上,中焦协会长崔丕江做了题为《坚定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信心,不断提升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报告。
焦化行业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实现全年稳定发展和生产经营目标,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做出积极贡献7月21日,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召开。
崔丕江指出:我国要完成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困难与风险的挑战前所未见,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变化是必然的,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适应变化、做好自己是唯一出路。此次会议是焦化行业在全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的背景下召开的,旨在积极适应形势变化,直面困难和挑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开拓生存发展的新局面。崔丕江强调,部分焦化企业改变以我为主的发展理念,开放发展、合作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烈、紧迫;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正经受着市场和社会公信力的检验,分化调整的强度将更加剧烈,是煤、焦、钢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最佳时期。
焦化行业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实现全年稳定发展和生产经营目标,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做出积极贡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坚定双线应对信心,不断提升焦化行业发展质量。
崔丕江希望具有一定发展优势的独立焦化企业能够抓住机遇,积极通过企业间资产整合、兼并重组、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迈出集约化、高质量发展新步伐。只有在困难的形势下,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希望的企业,也才能称得上是好企业。
会上,中焦协会长崔丕江做了题为《坚定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信心,不断提升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报告。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焦协)驻会全体人员以及各会员企业负责人共同连线,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探讨未来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会上,中焦协秘书长石岩峰和沂州科技首席技术官张五洲,分别进行了煤气净化冷鼓工艺技术探讨和初冷后煤气温度对煤气净化的影响的交流,按照焦化全流程系统优化理念,探讨安全、环保和工艺的源头控制,推动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三个三年三步走战略规划的内容是:第一个三年即20202022年是新焦煤初见成效期,主要是打牢高质量转型发展基础,培养核心竞争力,2022年新焦煤建设初见成效;第二个三年即20232025年是新焦煤振兴崛起期,要基本形成核心竞争力,高质量转型发展效益凸显,2025年新焦煤建设基本实现;第三个三年即20262028年是新焦煤自成标杆期,山西焦煤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自成标杆,领跑国内煤焦行业,跨入世界一流煤焦企业行列, 2028年新焦煤建设全面实现。通过实施第一个三年三步走战略,到2022年,山西焦煤高质量转型发展将初现雏形,五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现代化管理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在全国能源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基本形成,必将为我省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山西焦煤还明确了建设新焦煤的方向和路径。
资源重组要遵循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发展理念,利用好上市公司平台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和专业化重组;组织重构要坚持组织架构扁平化原则,通过实施组织体系变革等,形成责权分明、简洁有力、运转高效的现代化企业组织体系;文化重塑要结合企业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以贡献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文化引领推动企业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企业重振要通过加快构建企业现代化制度管理体系等举措,率先蹚出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子。聚焦主业的核心要义是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和市场化、法治化,全面变革的核心要义是理念变革、行动变革和目标变革,创新发展核心要义是智能化、精益化、高端化。
在7月29日山西焦煤召开的2020年下半年工作会上,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代表山西焦煤党委、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山西焦煤三个三年三步走战略规划,全面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焦煤和焦化企业。建设新焦煤的主攻方向是资源重组、组织重构、文化重塑、企业重振。
建设新焦煤的具体路径是聚焦主业、深化改革、全面变革、创新发展。建设新焦煤的根本路径是要在率先上抢先机,通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切实打好高质量转型发展主动仗;要在蹚出上下苦功,必须在改革变革上下大力气,高举改革变革大旗,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深化改革、致力全面变革;要在新路上勇探索,应当补齐创新短板,集聚创新资源,在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现代管理引进上下大力气,在创新项目落地上要有大视野,跑出创新加速度